上課一個禮拜了~想說得開始整理各章大家得懂的知識讓大家方便學習~~只是寫得向來比說的累~~尤其想到笑話怎麼寫?更是讓我苦惱半天(因為我向來不喜歡死讀書v.s讀死書^^)~~不過~~我想還是循序漸進陸續把各章大家得懂的概念放上來~~方便大家閱讀~~

 

1章乃分別從家庭、社區、環境的變遷談起,接著再談這3者間的相互影響。

 

首先在家庭部分

全球性的家庭人口組成與結構有四項主要變遷,分別為:

一、              「婚姻結構的改變」:婚姻結構最大的改變是結婚率下降、離婚率上升、同居比率上升。

 

二、              「生育率的下降」:全球主要國家的生育率有升、有降,但都低於人口替換水準的2.1人。此外,從1984年開始,台灣的育齡婦女生育率已經低於人口替代水準。

1.         (小花的補充)而所謂的人口替代水準(replacement level)(p.4,p.9):根據內政部社會指標統計:「人口替代水準」指的是人口長期維持不增不減之替換。

 

三、              「人口老化與跨代家庭增加」:人口老化與跨代家庭增加是由於醫藥衛生進步、人類壽命延長、加上低生育率,形成多代共同生活,且出現祖父母世代的人數多於父母世代,而父母世代人數多於孫子女世代的「豆莖式家庭」的家庭結構形式。

1.         此外,高齡國家是指一個國家65 歲以上的人口佔總人口7%以上。

2.         (小花的補充):什麼叫「豆莖式家庭」?大家吃過類似碗豆等豆類食物嗎?現在的家庭形式就如同碗豆等豆類般,即世代數多,可是每代的人數少(就好比小花家族傳承至今有好幾十代(了不起~代數多),可是每代因少子化~所以慢慢的每代所生的人數似乎有比之前世代少的傾向。像不像碗豆等豆類長長的一條,垂直看來豆數多(世代數),可是平行豆數很少(每代生的人數)~懂了嗎?)

 

四、              「女性勞動參與率增加」:女性勞動參與率年年提升,形成雙工作家庭增加,家庭需要社會資源介入。

 

社區部分

1.         社區是指:「在一個特定的地理區位中,個人及家庭透過正式或非正式的體系,參與活動或分享規範,所形成的群體」。

2.         從人類社會變遷的過程分析社區的變遷,大致可以從「遊牧社會的社區」,轉變到「農業社會的社區」,再轉變到「商業社會的社區」,到當代的「全球化社會的社區」。

3.         若從臺灣地區民間活動而言,社區型態的演變,大致是從祭祀圈、生活圈到文化圈。

4.         若從官方角度分析社區型態的演變,是指從社區發展到社區總體營造。另外,也可以從變遷的方向和速率分析社區變遷。

5.         其中,「社區總體營造」指的是要由文化面著手,重新凝聚失散的社區力量,由居民的參與共同規劃及經營地方的未來,同時也藉由居民的公共事務參與,加深社區彼此的認識及了解,更進一步的產生生態共同體的意識,以結合大眾的力量來改善我們週遭的環境,並促進家人安全幸福感的提昇,達成「造景」、「造產」、「造人」三大目標。

 

 

環境部分

1.         環境的變遷,則包括氣候變遷、陸地及海洋生物生產力的變化、大氣化學成分變化、水資源變化·生態系統變遷,這些變遷可能是自然的因素,也可能是人為的因素。

2.         一般在談論全球環境變遷,包括季節性及年間性(interannual)的氣候波動、未來數十年可能發生的氣候變遷及其影響、平流層臭氧稀薄化及導致的紫外線照射增強問題、陸地及海洋的生態變遷如沙漠化、酸雨污染等。

3.         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一詞是在1986年才被提出,作為生物的多樣性(Biological diversity)一詞的簡稱,最早是用來指對地球上所有植物、動物、真菌及微生物物種種類的清查。之後,生物多樣性的意義被擴充及於地球上生命世界的所有層面,包括所有物種、物種的遺傳與變異、以及由物種組成的群落與生態系;在此定義下,生物多樣性的概念可說是等同於一個活生生的地球上的所有生命。

4.         此外p.21(表1-15)所談的「二十一世紀議程」及「京都議定書」等內容請需了解。

5.         p.22-p.23有談到以民國96年的環境保護施政目標與重點為例,說明我國7項環境保護政策。

6.         自民國86年起,我國環保署每年出版「環境白皮書」,以說明我國環境保護政策。

 

社會文化環境部分

1.         社會文化環境則包括人群、抽象文化結構(如語言、法律、規範、文化價值、文化模式等)、社會與經濟組織。

2.         世界各國都設置專責單位,掌理文化事業權,而我國是由「文化建設委員會」掌理相關事宜。P.25(1-16)

 

家庭、社區與環境變遷的相互影響

1.         家庭、社區與環境息息相關、環環相扣、並相互影響。家庭、人為建構的環境、社會文化環境、大自然/生物環境四個系統,是以家庭為核心,而形成家庭生態系統(如p.29,圖1-3)。

2.         p.291-3的家庭生態系統中,雙箭頭表示,不僅每一系統圈內有互動日系統圈之間也有互動。在此家庭生態系統中,家庭是生態系統的核心,受到人為建構的環境、社會文化環境、自然/生物環境的影響,當然家庭也會影響人為建構的環境、社會文化環境、自然/生物環境,因此家庭、社區與環境之間可以說是一個生命共同體,關係非常密切。

~~~~~~~~~~~~~~~~~~~~~~

~小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oret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