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小花將 105(暑)家庭、社區與環境 第6章~第10章~各位需要了解的概念~掛網供大家參考喔

~~~~~~~~~~~~~~~~``

6 社區生態博物館

一、生態博物館的源起與定義

  1. 生態博物館的宗旨:是以社區參與及科技整合的方式,來傳承某一地理區域的集體記憶。故生態博物館之營造實有益於社區,並成為社區總體營造中之重要一環,故身為社區中一分子之家庭,亦應積極參與生態博物館之營建及教育活動,以為社區注入新的活力及希望。

 

  1. 生態博物館概念源自於:法國 (p.131)

 

  1. 生態博物館定義:包含自然生態與文化生態二者的,是一種以構成生活文化圈大小的區域範圍內,以歷史手法保存區域內人們的生活及其自然及社會環境的變化、發展的過程,進而對自然及文化遺產以現地保存與育成的方法來回饋地域社會,而對社會有所貢獻。(p.131)

 

 

二、生態博物館的內涵

  1. 以博物館運作的角度,說明生態博物館的內涵。(p138-139)
  1. 生態為出發點-確切呈現當地特有的自然環境與限制下所發展出的文化與經濟生活面面觀。
  2. 各類知識整合-涉及自然生態、人文歷史、經濟、政治(與傳統博物館不同處)
  3. 區域特色-指的是完整的自然環境或經濟生活區
  1. 從博物館發展脈絡的角度,說明生態博物館的內涵。(p.139-140)
  1. 從「由上而下」,變成「由下而上」的草根型態(主張社區充分參與)
  2. 從「由內而外」,變成「由外而內」的經營方式(權力核心回到人民手中)
  3. 放棄大理論或大論述(成為重視社區的文化傳統、弱勢團體聲音的論述;從專家知識變成通俗的博物館學)
  4. 營運基礎由「以物為主」,變成「以人為主」(收藏品不再是博物館的核心,而是應以社區居民的需要、觀眾的需要及互動的需要,是以人為主的營運方式)

 

 

三、生態博物館的特性與革新意涵

  1. 生態博物館的特性(地域性/社會實踐性/去博物館化/日常的文物/文物資產的資料庫/研究和相互訓練中心/實驗性)(p.140-141)
  2. 生態博物館與傳統博物館的區別(使命之不同:追求社會發展/目標之不同:「認同建構」與「對日常生活的重視」/理念之不同:「地域性」與「居民導向」/組織結構之不同:極簡機構化、財源社區化與空間離散化/實際運作進路之不同:科技整合與主題導向/功能側重:社區集體記憶的重建)(p.141-144)

 

四、臺灣生態博物館之經驗

  1. 類博物館網路:其概念由生態博物館衍生而來,其運作以地區全域為博物館之範圍,因此必須設立一個或數個核心館,以之為中心,用各種交通工具聯絡地域周緣的衛星站,以形成一個博物館之網路(p.14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社區文化產業

  1. 社區文化產業:是將文化和藝術活動及其周邊附屬產物,經由有系統的規劃整合,作為社區產業來發展,運用原有的資產或再開發的項目,促成以文化藝術來進行社區營造和重建的計畫,其亦可與社區生態博物館連結,以生綜效,進而建立社區特色文化,促進社區經濟發展。
    • 身為社區一分子之家庭,可與社區中其他家庭共同投注心力於尋找社區特色之文化,並結合社區生態博物館與總體營造計畫,以發展社區文化及經濟。

 

  1. 文化產業廣義及狹義的意函(p.155)
  1. 廣義在地歷史文化發揮與活化所成的產業。
  2. 狹義:以社區居民為主體,利用社區資源為基礎經過資源發現、體認與活用等方法發展出來,並提供在生活、生產、生態、生命上的分享、體驗與學習的產業

 

  1. 韋恩(Wynne,1992)所提出的社區文化產業類別。(p162-163)
  1. 傳統藝術文化形式:如博物館、美術館、音樂廳等。
  2. 大眾流行文化形式:流行音樂產業及電視文化產業。
  3. 文化空間專區形式:多功能藝術中心及文化專區。

 

 

  1. 社區文化產業的意義與價值。(p163-164)
  1. 文化保存和歷史記憶的價值
  1. 文化意謂著代表過去、現在和未來不同世代所抱持的美學、歷史等價值。
  2. 社區文化產業的推動與發展立基於文化的發掘、記錄與詮釋,其再現歷史記憶,做為社區再生發展的動力,連結過去創造未來
  1. 生產與消費(經濟)的價值(透過社區文化產業的特殊性,帶動產業與經濟活動,促進社區發展)
  2. 生態(環境)的價值(珍惜環境,恢復自然質樸的風貌)
  3. 生活文化的價值(自發性文化生活導向到做為產業開發與社區發展的基礎)
  4. 社會和認同的價值(使所居地的人和社區產生自豪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家庭社區經營的生態環境觀

  1. 環境的永續必須確保每個人在工作、家中或休閒娛樂時,能享受到清新的空氣、潔淨的水與健康的環境。因此,居家環境的經營與選擇,要著重在整體環境之設計以及完善的生態保育規劃。

 

  1. 居家環境的美化經營(p.180-181)
  1. 綠化的重要性(室內外栽種植物,有助於緩和地球的溫室效應)
  2. 室內設計(視覺/光線與採光/色彩(暖色系(紅、橙、黃色系)給人溫暖感)/空間的處理(室內空間由地板、天花板、牆壁所包圍而成)/其他(聽、嗅、觸覺等亦應重視,如隔音及家具材質等))

 

  1. 現代住宅「三環論」:一是內環的居住環境,二是中環的產業環境,三是外環的自然環境,三者必須兼顧才能追求人性、自然與環境的和諧。(p.181)

 

  1. 工業革命前的居家生態環境觀,是以天意來選擇環境,後來加入了占卜與風水,是風水理論的生態環境觀。工業革命後,西方提出生態建築學和景觀建築學,東方則是「天人合一」的理想,最後總算是殊途同歸。(p.182-184)

 

  1. 共生生態:(p.200-201)
  1. 共生的意義在於強調從「消費者」回歸到「生活者」的角色,在有機的永續經營前提下,重新定義生活所需的生產、流通、消費、再生與廢棄,以及社群的互助與精神的慰藉,進而分別從居家生活的「自然」、「能源」、「物質」、「勞動」、「社群」、「精神」、互為共生的六大項目,發展出共生生態的生活主張。

(1)「自然」:自然是生命的主體-人非自然的主宰。

(2)「能量」:主張儉約-人對資源的運用應具有成本效益的觀念。

(3)「物質」:主張清平-物的生命賦予,物的轉用、修補與再利用。

(4)「勞動」:主張在生活中多動手,取代不必要的專業服務。主張活化社區閒置勞動力,重建勞動的生命關係。

(5)「社群」:主張互助-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一種有機連帶的關係。

(6)「精神」:主張重回「天、地、神、人」四位一體的「定居」狀態,強調保存地區性文化的多樣性與差異性,並以草根力量的行動策略,達到永續性的實質意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綠色永續生活

  1. 綠色永續生活就是在建立符合環境生態學無污染的綠色家園。在日常生活中,要實踐綠色永續生活的方式可以從時間管理、消費態度以及食、衣、住、行等方面來實踐。(p.209)

 

  1. 時間的運用-生物時鐘每一生物都有一座生物時鐘,控制著生物的生活作息;其中人類的生物時鐘週期是25小時。(p.212)

 

  1. 消費觀對永續之衝擊:我們的消費觀和世界經濟觀息息相關;但在消費型社會、持續消費性經濟上卻對物質造成浪費;唯有生態性消費觀物盡其用的作法,才會對永續家園有正面的影響。(p.213-215)

 

 

  1. 綠建築(p.227-229)
  1. 綠建築的定義

(1)消極:消耗最少地球資源,製造最少廢棄物的建築物。

(2)積極: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的建築物。

 

  1. 說明推動綠建築的目的。(p228)

(1)促進建築與環境共生共利,永續經營居住環境。

(2)落實建築節約能源,持續降低能源消耗及減少二氧化碳之排放。

(3)發展室內環境品質技術,創造舒適健康室內居住環境。

(4)促進建築廢棄物減量,減少環境污染與衝擊。

(5)提昇資源有效利用技術,維護生態環境之平衡。

(6)獎勵並建立綠建築市場機制,發展台灣本土亞熱帶建築新風貌。

 

  1. 綠建築的評估指標。(p228-229)

(1)生物多樣性指標:生物系/物種/基因多樣性。

(2)綠化指標:綠化建築物空地、屋頂、陽台、建築立面。

(3)基地保水指標:利用土地涵養水分,生態水循環。

(4)日常節能指標:減少建築物耗能。

(5)二氧化碳減量指標:減少建築產業之二氧化碳排放量。

(6)廢棄物減量指標:減少建築物產生之廢棄物。

(7)水資源指標:減少及回收建築物用水。

(8)污水垃圾改善指標:管制建築物污水垃圾量。

(9)室內環境指標:評估通風換氣、隔間、採光、室內裝修、室內空氣品

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永續家園的願景

  1. 家園在開發過程中,常見到經濟、社會與環境之間的衝突。基本上,可簡要歸納成財產、發展與資源等三個向度的衝突。(p. 242)

 

  1. 唯有經濟的永續發展、生態環境的永續發展和社會的永續發展三者之間形成動態穩定,才有機會形成一個能滿足人類和生物居住的健康環境,也才能達到永續家園的境地。(p.244)

 

  1. 綠色社區的目標。(p253)
  1. 建立安全、健康、有地方特色的社區。
  2. 透過民眾參與,落實社區自治。
  3. 社區資源要能永續利用;包括實質環境資源、文化資產及經濟資源等。
  4. 社區多樣性要能永續發展;包括生物/文化多樣性等。
  5. 綠色社區落實「3R」政策:減量(Reduce)、再利用(Reuse)與回收(Recycle)。
  6. 「綠色消費」之實現。

 

  1. 生態工業區:由生態化工業所形成的工業園區,所謂生態化工業是指工業間彼此聯繫,開發出來的新產品或副產品就能再使用,而且消耗最小的能源與資源,並能維持工業體系中適當經濟活力。
  • 即這個園區包括了不同的工業,當資源投入產生廢棄物,這個廢棄物又變成另一家工廠的原料,週而復始,形成工業的生態鏈,而產生的廢棄物就少,也省卻交通能源的耗損(p.257)

~~~~~~~~~~~~~~~~~~~~

祝 學習愉快

~小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oret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