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7()家庭資源與管理(9-10)重點整理(小花苦力版)

9        社會資源網路   (p.300-337)

一、家庭與社會資源的關聯性  (p.303-307)

1.個人、家庭與社會是環環相扣息息相關

2.不同發展階段的家庭需要使用多元不同的社會資源

家庭的發展就像一個家庭的生命史,而家庭會隨不同發展階段而有不同的發展任務與需求家庭可視其需要尋求與利用各種可能可用的社會資源

3.多元化的家庭,需要多元化的社會資源

4.豐富多元化的社會資源,可以補給家庭資源的不足

5.社會資源的有效運用,可提昇整體家庭的生活品質

 

二、社會資源的意義、特性與分類  (p.307-313)

1.社會資源的定義 (p.307-308)

(1)狹義性的社會資源:指為因應社會需要滿足社會需求由「非政府機構」所提供的所有有形的物質資源與無形的精神資源而言

(2)廣義性的社會資源 (p.308)

I.為因應社會需要滿足社會需求有助於社會服務實施的各種有形與無形的資源而言它包括來自「政府機構」、「民間團體」、或是「個人」所提供的各式資源或服務 (p.308)

 

II.就福利服務的供需面來考量「社會資源」應包涵「政府」、「民間」與「個人」三方面所提供的有形與無形資源三者之間也應達成完整、周延相互配合的互補關係以幫助家庭解決更多的問題達成最大的效益

 

2.社會資源的特性 (p.308-309)

(1)消極性:當個人或家庭有需求時,才會當事人的要求視情況使用的。(如:心理諮商服務)

(2)積極性:積極尋找需要協助或支持的個案,以提供必要的協助。(如:社會工作的家庭訪視)

(3)強迫性:對於特殊個案必要時會提供強制性的服務。( 如:精神病患強制協助就醫)

(4)教育性:因應與滿足個人或家庭的需求,不定期的提供相關資訊與活動。( 如:各縣市的家庭教育中心)

(5)發展性:可以協助個人或家庭,建立發展出屬於自己的資源或支持系統。( 如:福利手冊)

(6)回饋性:當個人或家庭在使用相關的社會資源後,若本身尚有足夠的能力,即可回饋社會,提供必要的協助等。

 

3.社會資源的分類  (p.309-313)

(1)社會資源的分類依資源的特性來分包括(p.309-311)

I.人力資源:專業人員、教師、民意代表等有利社會問題解決均屬之

II.物力資源:相關機構的場地、設備、相關設施等

III.財力資源:政府機構的補助、工商企業的贊助、慈善機構的捐助以及社區人士的捐獻等

IV.文獻資源:政府與民間相關單位的調查報告、統計資料、研究成果等

V.組織資源:人力、物力、財力、文獻等方面的綜合性資源

(2)社會資源若依資源的提供者來區分,可以分為「政府資源」、「民間資源」與「政府與民間合作之資源」三項。(p.311)

(3)社會資源依資源使用的系統來區分,可以分為:終身教育系統、醫療服務系統、社會福利系統、社會心理諮商輔導系統、法律檢警系統、宗教系統、職業服務系統、資訊服務系統、休閒系統(如:體育場)、理財服務系統、保險服務系統、家庭管理服務系統、交通服務系統、個人社會支持系統。 (p.311-313)

 

三、社會資源網絡的建構與應用  (p.314-317)

1.在建立非營利、非政府與政府組織的社會資源網絡時,應考量下列因素,使其效益最大 (p.315)

(1)建立以個人或家庭為中心的個人網絡

(2)發展志工聯繫網絡

(3)結合社會互助團體網絡

(4)增強社區聯繫網絡

 

2.社會資源的應用有哪些步驟 (p.315-317)

(1)搜尋資源:是社會資源應用的第一步驟可從報章、網路、電視、親友等,來蒐集有關社會資源的訊息

(2)整理資源:在搜尋與了解社會資源有哪些後,應立即將這些社會資源加以整理分類,並編列出詳細的資源目錄與內容,以便日後尋求社會資源服務時,可以有效的運用

(3)規劃資源:根據家庭成員的需求,規劃在未來適當的時機使用資源

(4)運用資源:應根據個人與家庭的需求與目標加以妥善運用

(5)評鑑資源使用的成效:以改善未來資源使用的方式,或另外尋求其他更合適的社會資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家庭生活品質  (p.338-367)

一、家庭生活品質的意涵  (p.341-352)

1.生活品質:是指一個人對於其生活狀況所做的整體性評估包括主觀感受、客觀衡量(p.342)

 

2.生活品質的評估方式分為客觀指標、主觀指標(知覺指標)而所謂的指標是指可以顯示某種系統的特性、健康情形、現況形貌或表現的統計量數指標具有5種特性(p.342-344)

(1)指出普遍的狀態,但未必具有高度的科學精確性

(2)統計上的變項不全是指標:指標的變項只能反應社會的特定層面,但指標結合概念的變項,呈現制度的縮影

不是所有的統計量都是指標指標必須要有一參照點或基準用以檢測其統計數量

(3)指標是可以量化的數字,必須根據建構的法則解釋指標的意義:指標的值僅表示一種量數,對數字的解釋,研究者需賦予意義

(4)指標是一種暫時性的數值

(5)指標是理論發展的起點 

 

3.生活品質指標的定義及分類 (p.344-345)

  1. 客觀指標:指有明確、特定的標準可以依循,是指計算人類環境中有用的物品、建構好的生活的物質條件、或描述大多數人的一般狀況,如國民生產毛額、經濟成長指標等。

個人福祉的測量,應從人們生活的狀況及生活環境中來描述,而不是只有主觀的評估一個人的生活。

  1. 主觀指標(知覺指標)沒有明確的標準或特定的準則可以依循,是以衡量個人對於自己生活狀況及滿意的知覺,企圖測量的是生活經驗,而不是生活實況。

 

4.家庭生活品質  (p.350-352)

(1)家庭生活品質的意涵

I.Turnbull等人(2000)家庭生活品質定義:家庭需求被滿足、家庭成員享受他們相聚在一起的生活、而且有機會做對他們而言重要的事情 (p.350)

II.家庭生活品質指標建立主要是可直接測量家庭生活品質的高低p.351  

III.家庭生活品質的組成要素應包括:照顧認同接受  

 

二、家庭生活品質的變遷  (P.352-358)

1.從國民生活狀況調查分析

(1)內政部(2003)的國民生活狀況調查結果,國民對自己目前生活各項層面感到最不滿意的是財務狀況休閒生活>社會交際活動。(p.354

(2)台灣家庭生活指標顯示整體家庭生活品質下滑趨勢,但:平均每人居住面積租金占家庭可支配所得比例則呈現穩定狀態。(p.356

 

三、提升家庭生活品質的資源  (p.358-363)

1.個人與家庭資源 (p.359) 

(1)經濟資源具有經濟價值的物質資源金錢、物品等這些資源充足可以提升經濟安定、居住品質、休閒生活等滿意度以提升生活品質

 

(2)非經濟資源不具有具體形式、不具有經濟生產與服務的無形資源包括情感、時間、精力等.具有高品質、積極、正向的精神資源可以建立人際間的親密關係、積極參與學習與社會活動等減少單親、不再有受虐兒等家暴發生

非經濟資源並不是與生俱來因此須藉由不斷的學習讓自己的非經濟資源不斷更新經營與家庭社會全球的脈動同步才能維持生活品質

 

2.政府資源,包括1)公共設施2)服務與醫療機構3)提供學習活動單位4)法令政策 (p.358-363)

知識半衰期指的是知識不再適用的時間長度在知識更新、價值信念更迭快速的現代社會中若不維持學習過去所學的知識將很快不能用或被社會淘汰

 

3.民間機構資源 (p.362)

(1)包括營利組織、非營利組織

(2)非營利組織:最主要的目的是提供協助,而不是營利,因此不只是提供學習活動,甚至提供經濟協助。

 

4.科技產品資源  (p.362-363)

(1)改善家務工作的科技產品、食品科技、醫療科技產品、交通科技產品、通訊產品、數位科技、塑膠貨幣等。

(2)科技產品對生活所帶來的影響不全然是正面的故如何善用科技產品就變成現代人的重要課題慎用科技產品才能真正給生活帶來正面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loretFamily 的頭像
    FloretFamily

    小花好站

    Floret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