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ear all

小花將昨天與今天老人與家庭上課劃的筆記(1到3章)po上供大家參考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緒論:老化與家庭

老年人口是目前台灣成長最快的族群,對家庭、社區、健康與長期照護、年金及退休政策等,皆有深遠的影響。

家庭老年學可分成兩部分,其一為著重於老化狀態下的家人關係,其二為隨著家中人口老化的家庭經驗。

第一節 人口成長趨勢與老化的關係(P5)

一、世界人口成長趨勢及影響

  1. 人口老化指整體人口比例中,老年人口所增加的比例。
  2. 高齡人口數增加的原因如下:環境衛生改善、醫療服務、免疫能力增加、營養改善。
  3. 高齡人口的增加使下列各面向產生重大需求:社會安全體系、政府補助的醫療保健計畫、年金計劃。
  4. 已開發國家,因國家人口傾向提早退休,這促使政府必須提早規劃退休的政策誘因。

 

二、台灣人口成長趨勢及影響

  1. 台灣早已在1993 年邁入高齡化社會(高齡人口已達7%)。
  2. 人口老化現象,所衍生的人口結構的改變,勢必由下一代承受財政負擔,導致政府必須調整人口政策。
  3. 造成高齡人口貧窮的可能性有下列原因:
    1. 退出勞動市場或公民營機構後缺少薪資所得。
    2. 退休金趕不上通貨膨脹後物價所得。
    3. 退休後仍繼續投入生產行列,其收入僅為15~64 歲工作年齡者的1/2 2/3
    4. 國民年金緩不濟急。
    5. 社會福利救助服務對象的標準相當嚴苛。
    6. 會在中年就有良好的理財計畫,並規畫老年退休生活的人數並不多。

 

三、人口成長趨勢對於家庭結構的影響

()改變的婚姻狀態

在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守寡性別差異的原因:1.女性平均壽命比男性長;2.女性傾向嫁給比自己大的男性;3.鰥夫比寡婦容易再婚。

 

()縮減的家戶規模

  1. 因都市化經濟成長等因素改變了家戶的結構。
  2. 晚婚或性別角色等規範改變及高離婚率、老年喪偶等情形,使獨居個人數增加,間接產生許多由1人所組成的家戶。

 

()居住安排的變化

--老年個體中,獨居最常見的原因是配偶、小孩、兄弟姐妹過世。獨居者通常是女性年長者。

--已開發東西方老年人居住型態,傾向夫妻與已婚子女不同住的現象。

--開發中國家,年長獨居者較少,主要和自己的孩子住在一起,但仍有地區性差異存在。

 

()社會支持比率

  1. 社會支持比率:「依賴人口比」或「社會支持比」(各國對社會支持比的計算公式有些微差異,主要對可工作年齡的定義不同,台灣定為1564 歲。)
  2. 社會支持率只是一種作為社會政策規劃的指標;但不能因社會支持率高,說老年人依賴年輕人的比率高,仍為許多超過65 歲以上的高齡者仍對家庭有貢獻或間接的協助家庭經濟發展,也有許多20~64 歲的工作人口依賴別人的撫養。

 

第二節 老化與家庭的知識脈絡(P11)

一、老化研究的發展

  1. 世界上最早的老人學教科書,在十三世紀問世,名為「生死書」,提倡人類長壽的秘訣在於改善健康,需注意個人衛生及公共衛生。
  2. 十九世紀奎特雷認為老化是一種發展過程,而非是停滯或倒退的過程。
  3. 1946 年,老年學期刊創刊,為美國著名的老人學學術期刊,對老人學知識的傳遞,扮演開路先鋒角色。

 

二、老人學議題的研究方法

()橫斷面的研究法:針對不同發展階段個體的某種或多種行為,同時進行研究(非取自於同一個體,所以無法解釋前後的因果關係)

()縱貫面的研究法:針對同一為老人或同一組老人的某種或多種行為特徵作追蹤研究,以消除世代的影響。優點:符合個體發展本義;易解釋發展過程中行為改變的因果關係。缺點:耗時、受試者練習後的影響(不斷接受同一測驗,熟悉之後自然會表現進步)

()時間序列設計:

1.世代序列設計:連續測試兩個或以上的世代一段時間,因此得以在不同時間點,測量不同世代中同年的人。

2..時間序列設計:可有效辨別測量因素或歷史因素中年齡及時間的差別,還可以用來斷定變化是來自於老化因素或歷史因素。

3.橫斷面序列設計:結合橫斷面研究的設計與縱貫面研究的設計,加以改良。

()回溯性研究法:以回溯方式蒐集個體過去生活史資料從而分析研討與目前行為的關係。

()同輩分析:運用許多不同的抽樣調查,在不同時間蒐集調查問卷或相同的資料,或過一段時間蒐集另外一些問卷,以便了解不同年齡的老年人及其意見、行為與其同輩有何不同。

 

三、老人學議題的知識觀點

強調整全觀點(生命週期觀點),認為個體的生活經驗、歷史事件、社會和經濟狀況交錯影響並且形塑著老年關係。

以生命週期觀點切入老化與家庭研究方法,主要有三個研究範圍:

()生命階段的轉換時機與個體外在歷史活動的關聯:生命階段的轉換時機與各體在生命週期中進入或離開不同的工作(如家庭、學校、工作、社群)及其連帶產生的角色轉變有極大的關連。

()協調性對世代關係的影響:其研究範圍是指個體生命與群體家庭變遷的協調程度,特別是一生中家族間平衡關係的改變。

()早期生命經驗對後續人生的衝擊:生命前期的事件對於個體或家族之後所累積的影響(短暫/長期/直接/間接)

 

第三節 多元文化脈絡老化觀及生活型態(P15)

  1. 社會現象學及社會建構主義學者,關心「老化」的概念是被誰界定的,也關心「老化」的概念是如何被界定;反對研究者僅將老化的數據作為研究推論的唯一根據,卻忽略將研究數據與被研究的高齡者對時間、空間、自我認知等因素共同探討。
  2. 女性主義的理論,嘗試經由連結個體與社會結構,去統整微觀及巨觀的老化途徑,指出資本主義及父權當道的社會,導致女性的弱勢地位。
  3. 多元文化的老化研究,是以納不同文化為前提去兼顧個體的改變及鉅觀層次的改變。(多元文化理念下的老化研究內涵必須顧及性別角色、種族、階級,並且允許討論動態本質以及老化經驗的意義。

 

第四節 老化對家庭的影響現況及未來發展(P17)

一、居住型態、內涵與關係

  1. 老年人居住的自主權,部分取決於老年人是否擁有自己的房屋,另一部份取決於同住的成年子女(或非親屬關係的人)所提供的資源型態。
  2. 房地產隨著居住成員生命歷程中不同的需求與機會的來臨,以及相映而生的家庭經濟需求的關係而有所改變。在生命週期晚年,寄宿以及出租形成所謂的「同等於家庭之社群」。
  3. 老年人維持在家中的領導地位(如房子主導權),來換取老年後的照顧,是現在都市社群中老年人的生存策略。

 

二、親屬間的相互依賴

  1. 不管有沒有共同生活,與旁系親屬相互依賴,是核心家庭生存的基本原則(美國)
  2. 親屬對於核心家庭的成員可以達成協助經濟、提供保障、負擔主要的福利等功能。
  3. 現代社會,個體一生中所承受的親屬間多樣性義務卻更為複雜(原生家庭/自組的家庭/伴侶的原生家庭)
  4. 個體對於親屬的責任感受家庭文化影響。

 

三、跨世代間的支持

  1. 代間支持的行為與民族文化及早期的生命歷程有關。
  2. 子女負有照顧父母的主要責任。
  3. 大多數人會逐漸進入照顧者角色(早期生命經驗是決定照顧者的重要因素)

 

第五節 相關名詞解釋(P20)

一、壽命期望值(生命餘歲數、平均餘命):某一年出生人口的預期壽命。

二、最大壽命值:指生物的預期最長壽命。

三、老化:有機體一生所有變化,這些變化有的好,有的壞,有的無傷大雅,反應器官功能下降,稱作『衰老』。

四、扶養比:又稱「依賴人口比」或「社會支持比」主要顯示工作人口與非人口的比例。

n         其公式以的18 歲到64 歲,未滿18 歲的人口與65 歲以上的人口為分子。

五、戰後嬰兒潮世代:指二次世界大戰後至1964 年間出生的人口,這群人的共同經驗都是經歷貧窮、白手起家、刻苦耐勞至今累積許多財富的一群人。

六、出生族:用來描述因出生年齡接近,而擁有許多共同經驗的一群人。


 

第二章、高齡者生理變化與健康促進(P27)

第一節 老化的生理理論(P29)

生理上的老化理論必須符合以下四個前提:

1.普遍性:過程必須有普遍性(各生物體都必須經歷同樣現象)

2.有害性:過程必須是有害的,會造成生理功能衰退。

3.漸進性:功能喪失的過程必須是漸進的。

4.內因性:功能喪失必須是自然發生的(無法被有機體矯治或更正)

 

可充分適當解釋老化的原因五種老化理論:

一、用久必損理論:

器官就像機器,隨著時間的消逝而逐漸耗損。在此模式中,老化是已經被事先設定的過程(每一種族都有其生物時鐘,能夠決定其最長的壽命,以及器官受損的速率)

二、自體免疫理論:

老化是因體內免疫系統隨時間演變而產生缺陷,不僅攻擊外來的蛋白質、細菌和病毒,也產生抗體攻擊自己體內組織。

三、交互連結理論:

生理變化是由於細胞經由交互連結、化合物的累積而在細胞中產生必要分子間連結,這個過程會老化細胞的運作,而且顯現老化的徵兆。

四、自由基理論:

  1. 是交互連結理論的延伸之一。
  2. 大部分老化的改變都是自由基所造成。

五、細胞老化理論:

老化會使細胞的複製過程延緩,每個細胞具有一定程度的DNA,而最終也會耗盡。

第二節 隨年齡而產生之生理變化(P31)

--隨年齡而產生的生理變化包括:基礎代謝、身體組成、體重、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牙齒、舌、胃、腸)、內分泌系統(卵巢、睪丸、胰島腺、甲狀腺)、髮膚、免疫力、泌尿系統、肺臟、骨骼、肌肉、神經系統、感官(耳、眼)、睡眠、體溫。

 

第三節 健康與疾病指標(P35)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健康的定義:身體的心理的及社會的層面皆處於安適狀態。

一、生理因素影響生活滿意度

  1. 對於健康可靠的評價,不只是醫生對病人生理狀態的診斷,還包括高齡者的自我感覺、觀察其行為,以及生活環境。
  2. 生活品質定義為一個人功能性健康、勝任能力的感覺、日常生活功能的獨立、以及對於個人社會滿意度的綜合。

第四節 健康促進(P42)

一、健康促進的定義:

1.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促進的定義:為使人們增強其掌控和改善自身健康之能力的過程。

  1. 健康促進推動的五項重點: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創造具支持性的環境;強化社區的行動力;開發個人的技能 重新定位健康服務的方向。
  2. 丹尼爾的健康持續模式2-1)

 

二、健康促進的起源:

  1. 健康促進的概念源自1965 年李維爾吉克拉克所提出三段五級的觀念:

(1)      初段預防:第一、二級健康促進與特殊保護。

(2)      次段預防:第三級早期發現(診斷)與治療(疾病控制)

(3)      三段預防:第四、五級限制蔓延(殘障)與恢復常態(復健)

  1. 健康促進與特殊保護都屬於初段預防的範圍,藉由增進身心健康、提高對致病因子的抵抗力,以期達成個體安適,促進健康的目的。

 

三、健康促進的在台灣

  1. 台灣1993年開始進入人口高齡化國家(Ageing Society老人人口佔7%)
  2. 65 歲以上高齡人口佔14%,達到國際慣例及聯合國等國際機構所稱的高齡社會(Aged Society)
  3. 65 歲以上人口比例超過20%,達到超高齡社會(Super Aged Society)
  4. 人口老化所面臨的最大問題:高齡人口及慢性病健康照護需求增加。
  5. 2001 7 月設置「國民健康局」,重點工作項目為加強全民健康促進。

 

四、高齡者的健康促進

  1. 高齡者健康促進不強調疾病與殘障,重點在於增進高齡者最大潛力以及將老化所產生的影響縮到最小。
  2. 健康促進對高齡者的重要性有三:

(1)      高齡者是所有年齡層成長最快速的一群。

(2)      老化與慢性病的罹患率呈現高度正相關。

(3)      在有限醫療資源及高成本長期照護體系中,高齡者是最主要消費群。

 

五、健康促進策略

  1. 民國82年國民保健計畫對高齡者所訂定的目標:降低生活依賴;減少腦血管死亡率;增加高齡者受照護比率。
  2. 影響健康促進相關的因子包括了:

(1)      政策、社區認知、全球問題、生活型態及職業因素:包括國內健康促進相關政策、WHO 對健康促進的推行,社會高齡化之後對健康促進的重視等。

(2)      整體概念:包括人性、精神與身體的相關性,也就是是否將健康促進作為生活必須要的一部分。

(3)      自我照顧概念:如達成健康促進將可增進個人尊嚴、是否有意願參加專業照護活動、政府是否能夠提供適當措施。

(4)      場所的控制:考慮個人對健康維護的責任與權利,以及造成健康無力感與疏遠的要素。

(5)      健康概念:個人有能力達到最大潛能狀態,包括:父母因素、環境因素、組織因素、個人因素等。

(6)      危險概念:生活型態是否成為危險因子,例如:飲酒、吸菸等。

 

六、健康促進行為:

  1. 針對高齡者健康促進的行為項目:

()戒菸:要推行健康促進的生活型態,戒菸首推為第一要務。

()壓力處理:高齡者在面對壓力處理之因應之道,如採取運動、以正向的態度面對事情、閱讀、保持忙碌、禱告、或與配偶及朋友分享等方式處理壓力,並且維持心靈上的安穩。而且藉由群體或個人的活動,能夠幫助他們處理壓力,並且感覺較快樂。

()運動:運動不但能夠幫助個人減輕壓力,不但減輕身體負擔,也間接減輕龐大醫療負擔。

()營養攝取:行政院衛生署所提供的老年期營養指南指出銀髮生活321

所謂3,就是指飲食三概念:均衡飲食,食物多樣化,三餐正常,餐餐規律,每天攝取6 杯水份(包括白開水、飲料、湯)。所謂2,多到戶外走走,選擇適合自己身體狀況的運動。在家隨時找機會動動,例如:掃地、洗碗、種花、灑水。所謂1,常保持好心情。

()足夠睡眠:

  1. 睡眠效率:指實際睡著的時間與躺在床上的時間之間的比率。
  2. 改善睡眠品質:合適的睡眠環境;規律的生活作息;適度運動;放鬆身心;避免吃過飽及攝取太多水分;避免菸、酒及含咖啡因飲料;不給自己睡眠壓力;少在白天睡覺;瞭解自己使用的藥物。

()規律服藥:服藥成為許多長輩的日常生活型態之一,由於高齡者記憶、認知等功能的退化,加上服藥觀念的偏差等,故在規律服藥上更加需要身體的人的小心注意與提醒。

()健康資源之尋求:高齡者要如何尋求健康資源,並了解如何照顧自己,對於高齡者維持促進健康來是說相當重要的。

 


 

第三章、老人人格展與社會脈絡(P61)

第一節 人格特質與其發展理論(P63)

  1. 張春興(1995)對人格的定義:個體在其生活歷程中,對人、對事、對己、對整個環適應時所顯示的獨特個性。
  2. 人格特質:指一個人不管在各種不同的情境下,都保有一種特殊的行為方式,它是一種持久的先天特徵。
  3. 人格特質理論的學者,認為特質是人格中比較穩定的部份,它清楚地標示一個人的個別性,除非一個人刻意努力去改變,否則特質是不會改變的。
  4. 人格特質理論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格趨於穩定。且強調在人格的發展階段,認為社會環境會影響人格發展。

 

一、人格特質理論:

  1. 麥克可瑞和寇斯塔綜合心理學家對人格特質的發現,整理出五個基本人格特質(OCEAN)開放性、嚴謹性、外向性、友善性、神經質 (其中神經質、外向性與對經驗開放,成為日後研究的重點)
  2. 人格特質理論:老年期人格趨往消極方向變化,如行為更僵化、更內向、更多的外控和孤獨感。對老年人人格特質變化的即時測量,有助於瞭解老年中人格發展的規律,並採取相應的因應方法。

 

二、人格的階段理論

()榮格的人格理論

  1. 相信成人期人格仍然持續發展。
  2. 認為人格可歸納為兩種傾向:關注個人外在世界,稱為外向性;指個人的內在世界,稱為內向性。要達到心理健康,這兩種傾向必須達到平衡。
  3. 一個人的人格,在年輕時外向性強,看重所經歷各階段的外在世界(尋找夥伴、職業);老年則轉為內向性強,即重視自身的內在世界,尋索生命的意義。
  4. 榮格主張一般人身上同時具有柔弱的女性氣質與剛強的男性氣質,通常年輕人僅表現出一個面向而竭力抑制另一面(年輕按照心中典型的性別角色行事,以適應他們的文化;老年以後,接受心理上的特色,過去一些隱而未現的人格特質,逐漸顯現出來)

ex 老年的男性傾向體貼、顧家,而老年女性則較傾向於獨立、有自信。

 

()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

  1. 人格是由個體內在成熟和外在的社會要求交互作用而決定。
  2. 每個人的自我需經歷8個發展階段,這些發展階段是依照生理發展來劃分,每一階段都有一個階段任務需要完成,並經歷一項衝突,克服每階段衝突是該階段成功的基礎(3-2P67)

 

三、發展系統理論與人格六焦點模型

  1. 發展系統理論:強調個人只是情境中的個體,理解個人人格發展需要關注三個相關的情境因素:日常生活情境、自個人生命全程的觀點出發、社會歷史時間範疇。上述3點都以直()接方式影響個人的人格發展。
  2. 人格三層次理論:

(1)      第一層為人格的特質結構:廣泛的、普遍的人格傾向。

(2)      第二層人格關聯,包括目標、發展任務、動機及人格中行動的ㄧ面。

(3)      第三層為生命故事:對個人生活有意義事件的創造性敘說。

(4)      1999 年胡克以此理論為基礎,在每個層次上增加增加「過程」構念,而發展出人格六焦點模型為:1.特質、2.個人行為構念(人格特質的情境化)3.生命故事(個體如何成為現在的自己的詮釋)4.狀態、5.自我調節、6.自我敘說(前三者構成人格結構人在本質,後三者為人格結構內在本質相對應層次的運作過程)

 

四、實證研究

()五大人格特質的穩定性

  1. 中年人與老年人的人格特質確實與年輕人不同。
  2. 人格特質具有終生穩定性,而有些人格特性有遺傳性。

()從主動到被動控制

  1. 老人變得謹慎而內向,如榮格所說,減少外向性而注重個人內在生活;並伴隨著老化,會減少衝動及傾向使用更複雜的自我防衛機轉。
  2. 在老化的過程中,個體對環境逐步從初級控制轉變為次級控制,從同化適應策略轉變為順應適應策略,這值得關注且複雜的動態過程。

()性別角色認同的變化

  1. 女性和男性合適的人格特質,反映了社會文化中對兩性的傳統信念。
  2. 紐嘉特研究呼應榮格及固特曼的觀點:兩性先天都具有剛強和柔弱的人格特質,但社會壓力及社會價值鼓勵他們在年輕時候,表現出較多該性別應有特質。

 

第二節 人際與社會脈絡(P71)

  1. 家人是非正式社會支持體系的核心。
  2. 家人提供老人情感安全感及依附關係,而朋友則提供陪伴。
  3. 照護關係的建立,通常由配偶及成年子女提供。

 

一、婚姻關係

  1. 愛情三元素:親密、承諾、激情。
  2. 越來越多婚姻不幸福的老年夫妻,寧願選擇離婚也不願忍受不快樂的婚姻。
  3. 男女對喪偶有不同的適應方式,男性較可能尋找其他女性再婚,女性則傾向與其他寡婦為友,很難和男性建立關係。
  4. 當配偶因老化或慢性疾病而需長期照護時,女性大都會親自擔負照顧的責任,男性則傾向僱用他人代勞。

 

二、成年子女關係

  1. 在台灣,多數老人仍與子女同住,但比率在下降中。
  2. 「同住」及「供養」的傳統孝道內涵,子女與父母同住意願下降,但提供生活費的意願則上升,超過七成的子女給予父母金錢財務的支持。
  3. 老年父母與成年子女的關係,不是單向的,隨著平均壽命增加,老年父母與成年子女的相處時間也跟著延長,兩代之間互相支持行為更為明顯。
  4. 研究發現:不論就老年父母或成年子女而言,彼此均是對方的情感慰藉及支持來源。
  5. 都會區越來越少成年子女能親自照顧老年父母,由安養機構及外籍看護工來取代;偏遠城鄉的主要照顧者,多為年輕的新移民媳婦。

 

三個主要照顧動機理論:

1.互惠主義觀點:以社會交換論為基礎,認為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交換報償的體系(養育之恩、遺產)

2.社會義務理論:成年子女基於社會期待去照顧父母,沒考量生活中可能產生互惠、煩惱、甚至崩潰之問題。

3.依附理論:解釋成年子女照顧者的動機,父母與嬰兒形成依附關係,持續至整個生命全程。

 

三、手足關係

  1. 在個人生活中擁有最長久的人際關係,甚至超過父母、配偶、子女、朋友等關係。
  2. 相較於兄弟、兄妹、姐弟的關係,姐妹關係通常是最牢固而親密的。
  3. 不少學者發現在中老年齡階段,手足關係再度出現緊密的現象(手足關係經由血緣而非經營所產生,具有不可切割性,無須耗費太多精力維持,且又涵蓋一生之久,故手足關係代表實質及心理等支持之重要來源,與老年生活的福祉十分相關)
  4. 中老年期的手足情感連接,與兒童時期建立的連接型態,及互動模式有很直接關係。

 

四、朋友關係

  1. 立基於共同的生活經驗、共同興趣、或住在同一地區,通常是年齡相近的朋友,處在相同的生命階段,且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社會地位。
  2. 朋友主要是提供情緒上的支持,較少提供實際上的照顧工作。
  3. 友誼是一種特殊關係,因為朋友是來自個人的選擇。
  4. 老人期待朋友能提供友誼與短暫的危機介入,至於主要的資源供應及長期照護需求,則留待家庭成員來滿足。

 

第三節 角色轉換與調適(P77)

一、角色轉換

  1. 角色的意義:指在社會結構中的位置或地位、個人反應社會期待所產生的行為模式。
  2. 老人在其角色轉變的過程中,丟棄很多原有的角色,極易陷入所謂「無角色的角色」之困境,常是社會上認為沒有價值的狀態。
  3. 老人角色變遷的觀點來看,常被提到幾種情形:角色退出、角色重新投入、角色易位、角色繼續等。
  4. 老年期的重大任務是在角色轉換時,重新定義自我概念。
  5. 一個將自我概念完全建立在社會角色或他人期待的老人而言,角色的喪失,特別易影響個人的自尊。

 

二、適應與調適

  1. 人格特質、健康及認知的功能,會影響老人的調適能力;自尊及自我概念在調適的型態上,也扮演重要的角色。
  2. 適應:包括應付、目標設定、問題解決和其他企圖維持心理平衡等行為。
  3. 調適:指一個人對壓力的反應方式,包括用來面對內在和外在突發事件的認知、情緒和行為反應。
  4. 有效協助老人確保自尊的四種方式:

(1)      依照個人所扮演之獨一無二的角色來取代社會角色,重新詮釋自我的意義,建立自我概念及自我價值。ex「我是獨一無二的」,而非「我是個醫生」。

(2)      接受老化的過程、限制及可能性,面對已經失去一些活力及反應較為遲緩的事實。但鼓勵老人仍可以相當程度地主導自己的生活,並預備去承擔因為老化而喪失的社會角色及健康。

(3)      從生命歷程中重新評估自己生活的目標及期待。

(4)      回顧個人過去的能力及審視個人的成功或失敗,透過回顧老人過往的生活經驗,有助於他整理過去曾經生效的調適策略,以應付現今變動的環境。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oret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